全国24小时免费服务热线:
400-707-8299

央行最严新规实施:对于微信转账、支付宝将限笔数

发表时间:2016-10-06 08:12作者:影子杰


央行最严新规:支付宝、微信转账将限笔数


央行近日发布最新公告称,12月1日起,同一人在同一银行只能开一个Ⅰ类户,并且在三个月内同行异地存取现及转账免收手续费。

2016年4月1日,《关于改进个人银行账户服务加强账户管理的通知》正式实施,建立了个人银行账户分类管理机制。根据开户申请人身份信息核验方式和风险等级,个人银行结算账户分为Ⅰ、Ⅱ、Ⅲ类。其中,Ⅰ类户为当前个人在银行柜面开立、现场核验身份的账户,具有全功能;Ⅱ、Ⅲ类户为通过银行柜面或者互联网等电子渠道开立的银行账户,具有有限功能,且需要与Ⅰ类户绑定使用。

而新《通知》进一步明确,自12月1日起,一人在同一家银行只能开立一个Ⅰ类户,在同一家支付机构只能开立一个Ⅲ类户。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此举主要为有效遏制买卖账户和假冒开户的行为。同时,鉴于个人在一家银行只能开立一个Ⅰ类户,为方便个人异地生产生活需要,《通知》要求银行对本行行内异地存取现、转账等业务,在《通知》下发之日起三个月内实现免费。

央行还明确,自12月1日起,个人通过银行自助柜员机向非同名账户转账的,资金24小时后到账。此外,为最大限度阻断诈骗分子诱导受害人进行资金转账和赃款变现,自12月1日起,除向本人同行账户转账外,个人通过自助柜员机转账的,发卡行在受理24小时后办理资金转账,个人在24小时内可以向发卡行申请撤销转账。

同时,新规要求支付机构自12月1日起,在为单位和个人开立支付账户时,应当与单位和个人签订协议,约定支付账户与支付账户、支付账户与银行账户之间的日累计转账限额和笔数,超出限额和笔数的,不得再办理转账业务。

新闻延伸:

改掉这些坏习惯 把支付宝“锁”好

“面对新型网络犯罪,检察人员不仅要与时俱进,学习新兴的网络知识,还对侦查机关的取证工作及时进行引导,不断提高打击犯罪的水平和能力。”检察官说,

《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于今年7月1日正式实施。《办法》规定,对于交易验证安全级别较高的支付账户“余额”付款交易,支付机构可以与客户自主约定单日累计限额;但对于安全级别不足的支付账户“余额”付款交易,《办法》规定了单日累计限额,规定的单日累计1000元、5000元。此外,综合评级较高且实名制落实较好的支付机构单日支付限额最高可提升到现有额度的2倍。

“《办法》为余额付款交易提供保障,但需要提醒注意的还是群众日常的安全用网习惯。”检察官提醒,登录时,别只图方便选择“记住账号密码”或“某天内免登录”等选项,否则一旦手机丢失,不法分子登录支付宝盗取信息就显得很简单,应该每次登录都要输入密码或者指纹识别,别用自己的生日当密码,更不要一个密码走天下。

关闭“小额支付免密”的功能,设置单笔支付上限,避免更大的财产损失。警惕钓鱼网站和钓鱼软件,不要使用来路不明的免费WIFI,不扫不明二维码,不要随意点击陌生人发送的链接或者文件,网购支付认准前缀为“Https”的加密网站。(昆明日报)

如果出了意外 支付宝里的钱咋办?这些问题你可能想知道

几天前,一个脑洞大开的问题莫名引发了大量网友围观:“我支付宝有7万多元,微信钱包里有2万多,如果我哪天突然意外离开人世,我的财产要被阿里、腾讯继承吗?”回应的网友各有各的问题,昨天,记者就此采访了法律界的相关专家。

网络账户的钱能继承吗

鲍欣媛说,关于网络账户里的钱,亲人继承是没有什么争议和疑问的。虽然很多网帖里提到《支付宝服务协议》中约定:如账户连续12个月未登录,将被支付宝注销;微信服务协议里也有长期不登录微信账号,腾讯有权收回该账号的约定。但按照《继承法》相关规定,只要提供必要的手续,第三方账户余额中的钱,都可以依法继承。

其实仔细看《支付宝服务协议》就可以发现,关于账户余额如何处理是有约定的,第4部分第2项第3条写得很明确:“支付宝会员号和账户仅限本人使用,不可转让、借用、赠与、继承,但支付宝账户里的相关财产权益可被依法继承。”

说得再明白点,支付宝和微信跟用户协议约定不能继承的是数字资产、个人信息,因为数字资产和个人信息到底算不算遗产,1985年出台的《继承法》没有相关规定,法律上也是有争议的;但支付宝、微信钱包等第三方账户里的钱,或者说是财产性权益,毫无疑问是可以继承的。

继承者该怎么查询财产

如果被继承人没有留下任何信息,继承者该怎么厘清网络账户里的财产呢?专家说,方法大致有以下三种:

一是查银行流水记录。因为几乎所有的第三方账号都是跟银行卡关联在一起的,所以可以先从银行卡着手。比如,先拿着相关的死亡证明、亲属关系证明、继承证明,到中国人民银行拉一份个人信用情况。

然后根据信用情况记录的银行卡数量,挨个银行查询,开户人是否通过其银行的账号开通第三方托管账户。根据拿到的账户信息,再到相对应的第三方平台、基金、证券公司查询。

第二种方法是查手机短信。第三方支付平台、股票、基金等账户一般都会绑定手机号码,可以通过查询相关短信获取财产线索;或者手机里安装的APP软件也是线索来源之一。

最后,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也只有那么几家,不怕麻烦的话,可以直接拿身份证、死亡证明、亲属关系证明等,挨个向第三方平台申请查询。


但这些都是事后补救措施,律师和公证员都建议,最好的办法还是自己备份一份财产信息,将个人的网络账号、财产状况记录下来,同时将这些信息与至亲共享。密码不一定要写,但至少给至亲留一个线索。